國網公司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,將投往哪些方向?
今天,我們的《踔厲奮發看名企》系列報道要走進的是國家電網公司。作為我國電力保供的主力軍,國家電網公司為超過11億人口提供電力服務,覆蓋國內的26個省區市。當前,國內電力保供的形勢如何?國家電網如何助力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和能源的綠色轉型?針對這些熱點話題,我們一起來聽聽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、黨組書記辛保安的解答。
有望投向哪些方向?下面是相關機構的分析,供參考:
通過梳理國家電網的《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(2021-2030)》、南方電網的《南方電網“十四五”電網發展規劃》等文件發現,保供與消納一直是電網面臨的兩大核心痛點,電網公司的改革也始終圍繞這兩點進行,基于此,輸電端升級改造、智能電網、長時儲能三大投資主線日漸清晰。
▍輸電端
特高壓遠距離電能傳輸旨在解決能源供需地域不平衡問題。辛保安稱,“實際上,我們每用4度電就有1度電來自遠方,來自其他省區!
國家電網計劃在“十四五”期間大力增設特高壓輸電線路,其中,2022年國家電網計劃開工“10交3直”共13條特高壓線路,辛保安透露,目前,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建成的特高壓交直流線路有33條,跨省跨區的輸電能力,超過了3億千瓦;南方電網重點提及柔性直流輸電技術,新建直流受端以柔直為主且逐步對存量直流實施柔直改造。
機構分析指出,受疫情影響,2022年特高壓開工不及預期。特高壓建設周期約1.5-2年,因此欲使規劃的“三交九直”項目在“十四五”內投產,則最晚需要在2024年上半年開工。故預計2023年將是特高壓工程開工大年,特別是特高壓直流項目。
▍智能電網
智能電網包括先進電網控制技術、配/用電側柔性智能化技術等,通過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,可以實現能源互聯、提升電網可預測水平,是解決分布式新能源消納問題的重要舉措。
國家電網的智能化改造重點在于配電端,已明確表示要在“十四五”期間加快建設現代智慧配電網,促進微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發展,滿足各類電力設施便捷接入、即插即用;南方電網也表示,數字電網是承載新型電力系統的最佳形態。
華泰證券在研報中稱,在“十四五”期間,預計智能化電網建設投資占比將超過30%;而中金公司的研報也認為,“十四五”期間智能電網投資占比將有所提升,若按12%計算,未來五年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在3600億元左右。
▍長時儲能
隨著新能源裝機比重迅速提升,電網脆弱性凸顯。對于長時儲能而言,最重要的是為電力系統的靈活性調節提供支撐。
辛保安便表示,為加快新能源的發展,加快新能源的消納顯得至關重要,2023年計劃再開工建設5座抽水蓄能電站,投運4座抽水蓄能電站,屆時國家電網公司運行的抽水蓄能電站裝機規模將達到3800萬千瓦。
抽水儲能之外,國內,壓縮空氣儲能、熔鹽儲能、全釩液流電池、重力儲能、氫儲能等其他長時儲能路線的產業化也相繼開始提速。
根據長時儲能委員會lDES與麥肯錫此前發布的報告,到2040年,長時儲能累計裝機將達1.5-2.5TW,代表著85-140TWh的儲能量,可存儲10%的發電量,累計將帶動投資1.5-3萬億美元。